为了切实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省级示范性培训班。在学校及学院的推荐下,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受益颇多,现将本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北京大学卢晓东教授主讲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趋势研判-兼论考试》让我们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有了新的启发:
第一,在综合改革方面,2013-2014年中央提出教育综合改革。在微观层次上,北大逐步放开学部内学生自由选专业,与高考成绩及大一成绩无关,只要对方学院领导同意即可。这是考虑到想转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因此第一年成绩会不理想。我个人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比较自由的转专业做法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例如热门专业人数暴增,师生比下降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冷门专业师资过剩,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因此,要实现学生的自由转专业还需要有足够的师资和配套的管理制度来辅助。另外北京几所著名高校可以颁发跨校双学位,这对于拥有多个大学城的山东尤其是青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学校之间双剑合璧,潜力无限,也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也为多学科的结合学习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第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要实现传统的看准需求缺失转变为启发新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价值观引导,在任务布置上通过设置挑战的方式激发学生潜能。在实践方面,采用大学间隔年制度,学生有想法可以停课创业,学生也逐渐能明确自己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还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
第三,注重隐性教育的培养。课堂教育仅是大学教育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学生校园生活的很多方面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素质教育的部分。例如名人大讲堂,大礼堂播放的电影,聘请外面的老师举办的讲座,宿舍文化交流等其他校园文化。
第四,小班研讨课教学方面。教室形态变革督促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室内部设置采用会议室模式,改变过去教师作为“牧羊人”学生作为“跟随者”的角色分配,变为师生平等交流,解决过去日常讲课时学生对教师仰视,难以形成批判思想的问题。小班规模为二十多人,教室采用圆桌,长桌,两面或三面黑板,方便小班研讨,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要的教学力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第五,压缩课时方面,凝练核心课,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由于学生的课时安排比较紧,让学生用来反思和交流的时间是匮乏的,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动力。目前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育只剩下外在的工具价值,而教育的内在价值已经丢失了。而教育的内在价值在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性地成长,学会聆听和表达。任何的创新也是从独立自主开始的。
第六,导师制方面,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导师制是研讨课的极致状态。作为导师,需要了解的不仅是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学科知识并没那么重要,应更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期望及其在教育过程中逐渐的成长变化。交往比知识更重要。在学校设立咖啡馆,让导师和学生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交流,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疑惑都能有所引导和启发。
马晓春教授的《说课技巧与艺术》首先让我们对专业目标、课程目标、课程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专业剖析等各方面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专业目标的设置应该面向行业,放在专业背景之中,专业以学科为支撑,课程目标的设置要考虑该课程在专业中的价值。专业剖析应该依托专业本身的规律,考虑用人单位的要求,服务区域经济。其次,教学设置要满足教学需要。教材的选用与建设上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需要明确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案应该是教与学的方案,所以在教案上不仅要体现教的方法,还要体现学生学的方法。最后,教学设计的内容上,教材分析要详细,要考虑学生的特征分析,即学情分析。针对学情,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学情分析不仅要有缺点分析,也要有优点分析。如果是课后说课,要有教学反思。
姚利民教授让我们对有效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效教学的提出是有现实依据的,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表达不仅要注意语言表达,还要注意非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因素调动课堂氛围。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显性逃课,还要注意学生的隐性逃课。另外,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面,教师要提升问题意识,除了发现问题,还要关注如何进行教改选题,姚教授还在课题确定和内容撰写的技巧方面为我们传授了经验。
陈晓端教授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情趣的重要性,本真的教学就应该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才是本真教学。韩延明教授让我们做一位德才兼备的高品位大学教师。张世爱老师让我们从国家政策的层面了解到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教改方面有了政策依据。张老师也给我们介绍了微课制作的多种形式,并推荐了几种比较实用的录制微课的软件,实用性很高,为其他教学形式如翻转课堂、慕课等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陈德云老师让我们日常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鱼牛”让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生通过大学教学学到的是求知、做人、做事还有共处。尤其是学会共处,是我们过去所忽略的。薄存旭教授从教学反思的角度,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过去多是向成功者学习,却往往忽视了对失败点的反思,缺乏对课堂教学影响力的反思。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承担公共责任价值。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也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通过小组的研讨让我认识到交流带来的智慧火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加清晰的规划,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此次为期十天的培训对我们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技能提升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今后,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还要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带动专业建设,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德才兼备的大学教师。